留言 返回顶部

水下数据中心:开启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新征程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4-08-23|浏览次数:1

水下数据中心作为关键举措,正助力各类设施迈向更高的能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境界。微软在 2015 年主导了 Natick 项目,即首个关于该系统的大型模型管理实践,自此海底数据中心的概念逐步引发广泛关注。

水下数据中心:能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前沿


   水下数据中心处在能源效率提升和数据中心冷却创新的关键位置。当前,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国际能源署警示未来两年其电力消耗可能大幅跃升,从 2022 年预估的 460TWh 有望猛增至 2026 年的 1000TWh 以上。


   众多创新规划全力确保数据中心在满足全球需求的同时降低能源使用,而鉴于冷却占此类设施能源消耗的 25 - 40%,改进数据中心冷却至关重要。在此探索中,液体和水发挥了关键作用,服务器两相浸入式冷却等举措正推动数据中心冷却取得重大进展。在此背景下,水下数据中心迎来发展契机。


   所谓水下数据中心,即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沉浸于水体的设施,其利用水的自然冷却特性提升能源效率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微软 2015 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岸进行首次海底数据中心实验,后于 2018 年在苏格兰海岸开展更大规模计划。此后,众多企业纷纷采用该方式并取得积极成果。


   水下数据中心优势显著,拥有天然、可再生且近乎无限的冷却水供应,无需抽取水资源,水利用效率极高;冷却需求降低使电力消耗大幅减少;便于获取可持续能源以打造绿色数据中心;水的优良导热性使其高效运行;可安装在人口中心附近降低延迟提高速度;能减少人为错误、保护设备、降低腐蚀并延长寿命;受益于模块化应用;降低物理破坏可能性;享受近海低价土地。


   其技术创新涵盖先进浸入式冷却技术以降低能耗促进散热、创新模块化设计便于部署扩展、研发防水耐压外壳节省空间、开拓可再生能源整合、运用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控、发展耐用材料和系统减少维护需求、拥有自主操作系统、采取物理和数字安全措施、借助先进水下光缆实现高速可靠数据传输、确保冗余配置以及降低对海底生态影响的技术。


   然而,其设计和部署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解决维护可访问性、保障可再生能源稳定使用、应对海洋热浪、评估环境影响、考虑地震活动、防范服务中断攻击以及遵守相关法规。


   在环境和经济影响方面,水下数据中心具有可持续性和环境效益,其能获取可靠的冷却液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对直接环境的影响仍是未知变量。在经济可行性和成本效益上,其创新冷却方法可减少电费支出,降低硬件故障率和停机时间及其经济影响,模块化设计等也证明其经济可行性,尽管目前对其成本效益的理解因实施案例不足存在局限性,但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证明了其机遇价值。随着持续试验,水下数据中心将拥有广阔的机遇和创新空间。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